水稻育种项目(水稻育种项目简介)
1、超级稻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培育出株型理想单位面积产量高品质优良抗性强的水稻品种据公开资料显示,1996年,农业部开始组织实施 quot中国超级稻育种 quot重大科技项目经过20多年的研究,超级稻的产量记录不断刷新。
2、国际水稻研究所1989年启动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要求2000年育成产量比当时最高品种高20%-25%的超级稻但他们的计划至今未实现袁隆平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
3、1杂交水稻是什么时候发明的1972年21966年,三系杂交水稻的发现以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中国科学院的科学通报上,是他的第一篇重要论文,而这一刊科学通报却是文革前的最后一刊3为了增加试验效果。
4、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在此开展寒地育种项目,能够满足整个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水稻种植区域的需求,对水稻品种进行耐碱耐寒性研究和推广具有较强的区域代表性未来三年,铁力培育的品种将在气候区进行耐寒性。
5、”杂交水稻这项举世瞩zhǔ目的科学研究项目,是我国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袁yuán隆平主持研究的1981年,这一成果获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国家级特等发明奖这项研究成果还四次获得了国际性科学奖袁隆平也由于。
6、使稻谷单产水平在矮化育种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促使稻谷增加20%,实现了第二次突破性飞跃从1996年起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项目”,在基础理论与品种选育方面都取得较大进展,有望正在孕育着水稻产量的新突破。
7、1972年1972年,杂交稻被列为中国重点科研项目,全国性的协作攻关开始三十余科研单位参与上千个品种与该株野生水稻进行了上万次测交和回交转育试验在此基础上,袁隆平选育不育系二九南1号成功,此为中国第一个应用于。
8、2分子设计育种相关的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等项目的大力支持下 ,主要农作物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国家已全面启动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经济性状的。
9、1987年担任863计划两系杂交水稻项目负责专家1991年,他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为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两系杂交水稻研制成功1997年,提出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的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农业部制定的中国。
10、超级杂交稻水稻超高产育种,是近20多年来不少国家和研究单位的重点项目日本率先于1981年开展了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在15年内把水稻的产量提高50%国际水稻研究所1989年启动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要求2000年育成产量比当时最高品种高20。
11、超级杂交稻水稻超高产育种,是近20多年来不少国家和研究单位的重点项目日本率先于1981年开展了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在15年内把水稻的产量提高50%国际水稻研究所1989年启动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要求2000年育成产量比。
12、41971年11月23日,袁隆平院士的助手在海南试验田发现1株野生稻雄性不育株,之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并由袁隆平院士领导研究51972年,杂交水稻被列为我国重点科研项目,全国性的协作攻关由此开始,30。
13、2017年9月,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
14、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 什么是杂交水稻?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
15、中国农业部于1996年正式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项目,1998年科学技术部“863”计划“超级杂交稻育种”启动对产量分阶段提出预期目标,如农业部提出一季籼粳稻常规稻品种的产量目标2000年为975吨公顷,2005年为1125吨。
推荐阅读